襄阳明年量产猛士新能源智能越野车
眼下,位于襄阳的东风公司工厂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产线改造。明年下半年,这里将量产全新的东风猛士新能源智能越野车。
这个总投资106亿元的项目,既是全省在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之际布局襄阳的首个重大项目,也是东风公司与华为强强联手推出的第一个整车项目。
9月17日,襄阳市与东风公司就新能源智能越野车项目签约,猛士科技(襄阳)有限公司同步揭牌,从洽谈到锁定合作意向,仅用时23天。
通宵论证 23天锁定合作意向
今年6月,襄阳市敏锐捕捉到东风公司新项目有意布局湖北的信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带队拜访东风公司,争取项目布局襄阳,迅速部署组建工作专班,积极对接项目。
“我们在东风公司就地办公,沟通项目方案、首车造型等信息,通宵开展项目论证,形成翔实的项目资料,争取将项目落在襄阳。”襄阳市经信局局长冯晓濮介绍,项目专班倒排时间,明确工作路线图,紧锣密鼓开展谈判。
早上奔赴武汉谈判,晚上赶回襄阳连夜写分析报告,项目专班工作人员全力清扫障碍,促成项目尽快落地。从6月5日高层会谈接洽,到6月27日襄阳市与东风公司签订框架协议、锁定投资意向,仅用时23天。
此后,襄阳市经信局、襄阳高新区管委会、汉江国投公司和东风公司累计集中办公12天,协调解决新公司办公地点、注册登记、人才公寓保障等60多个具体事项。
“多年来,东风公司和高新区积累了深厚感情,此次围绕新公司注册和选址,我们拿出了高新区最好的资源和服务。”襄阳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9月17日,襄阳市与东风公司新能源智能越野车项目正式签约,全新公司——猛士科技(襄阳)有限公司揭牌设立。随后,襄阳东风工厂启动生产线改造。
“在投资协议谈判和筹资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探索,为未来项目运营积累宝贵经验。”汉江国投负责人介绍,襄阳创新运用政府引导基金、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手段,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招商,为项目顺利落地提供资金保障。
襄阳迎来首款新能源智能越野车
过去,襄阳因东风而兴、乘东风而强;如今,襄阳汽车产业转型也将借东风实现关键跃升。
汽车是襄阳第一大支柱产业。从油坊岗的第一锹黄土,到如今每150秒下线一辆新车;从富康轿车开启整车时代,到东风纳米01驰骋新能源赛道……40多年来,襄阳与东风公司双向奔赴携手前行,东风公司为襄阳跻身全国第九大汽车城、经济总量迈入中西部非省会城市前列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襄阳汽车产业处于转型阵痛期,作为东风纳米01之后的第二款新能源乘用车整车项目,此次猛士新能源智能越野车项目将助力襄阳汽车整车生产从油向电转型的根本跨越。
襄阳市经信局副局长张晓辉介绍,该项目计划今年完成车型试制和设计验证,2026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打造新能源智能越野车产业集群
以AI为主导的智能化作为汽车产业“下半场”,是车企实现破局发展的关键契机。
此次猛士新能源智能越野车项目,由东风公司与华为联手开发导入3款新能源智能轻越野车型。华为将全面开放自身流程与体系能力,东风公司将积极引入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服务)等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与东风公司现有流程体系的协同与创新。
业内人士分析,东风公司是中国汽车工业翘楚、技术积淀深厚,华为在全球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创新实力,加上襄阳扎实的工业制造基础和产业链优势,必将带来高品质的新能源智能越野产品。
此项目还将“以整带零”培育壮大产业生态,襄阳零部件产业链优势集中在传统制造领域,但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等“双高”(高收益和高技术含量)零部件一直是襄阳的产业短板。
“汽车整车对产业带动性很强,有助于襄阳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新能源赛道。”冯晓濮说,以猛士新能源智能越野车项目为契机,襄阳将积极导入新能源“三电”系统和智能网联汽车电子零部件等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智能越野车产业集群,从产业端发力牵引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塑造襄阳汽车产业发展新优势。
随着猛士新能源智能越野车量产,力争到2030年,襄阳整车年产量有望突破70万辆、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助力湖北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奔赴汽车强国的星辰大海。
相关附件: